我市民警两年助200人寻亲 五次受邀登央视《等着我》
发布日期:2017-12-27 10:33:43  浏览次数:

右一为李静宇

     在同事眼里,从警十三年的李静宇谦虚低调,业务能力强,日常主要工作是在菏泽市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负责侦办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的案件。完成本职工作后,李静宇会悄然切换成另一个角色,寻找久别离散的亲人能够重逢的线索。2015年6月,当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第一次发来邀请函时,李静宇才把自己的另外的身份公之于众:“宝贝回家”志愿者、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携手开展大型公益行动“寻人助力团”成员。两年多来,因他提供的有价值线索,已为206个久别离散的亲人或挚友圆了团聚梦,其中“白纸新娘”张红、一家四口被拐的许志涛等14个成功案例被《等着我》选播,传递和弘扬了社会道德的正能量,先后五次受邀参与《等着我》现场录制,连续三届作为特殊代表参与公安部打拐攻坚座谈会,并因此被公安部和央视联合表彰,获评“全国义务打拐寻亲先进个人”称号,义务寻人的先进事迹被收录进《等着我》线下展览馆。


↓主持人舒冬在《等着我》线下永久展览馆介绍助力团成员先进事迹↓

     今年38岁的李静宇是土生土长的菏泽人。2004年通过招考进入菏泽市公安局,先后从事过科技信息化和刑侦等工作。2015年3月,因工作关系,李静宇经常接触到一些拐卖、失联的案件。骨肉分离的痛苦和亲情失散的煎熬令他感同身受,因此他毅然加入“宝贝回家”网站,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成为一名打拐寻人志愿者。

部分成功案例









 
     帮人寻亲的过程就是与时间和亲情赛跑的过程,寻亲工作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获知的寻人线索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模糊的人名,甚至是一个乳名、一个绰号。许多寻亲者年幼时被拐卖,儿时的记忆非常模糊,因此在寻亲登记中提供的线索少之又少,李静宇凭着当警察的职业敏感,像拼图一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筛查、比对,初步确定被拐家庭地点后,再由当地志愿者进行核实,最终确定亲子关系认亲。1943年6岁时被拐卖到吉林的李淑荣2016年在网上寻亲。李静宇和志愿者们凭着老人提供的对老家周边环境的依稀记忆和姓氏,通过网上查询和接力寻找,终于确定拐出地为河北抚宁某地,并在2500公里外的广州找到了老人的亲姐姐,最终让两位老人在73年后重逢。
  李静宇所寻找的人大多与求助者离散几年、几十年。特别是那些被拐儿童,没有照片、没有电话、甚至没有记忆。有时几乎所有能用的网上寻人办法都使完,多种媒介资源都用上,也不一定有结果。在茫茫人海中查找、分析比对线索,是一项非常枯燥单调的工作,从繁杂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线索,比抓涉案人员的难度更大。在很多案例中,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或患上疾病,寻亲者甚至连支离破碎的信息都无法提供。2016年1月的一天,四川内江市的张红把寻家的信息发到网上求助。张红20年前与母亲一同被拐卖,当时其只有1岁,母亲不堪生活折磨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无法与人正常交流。通过几天业余时间的不间断查询,李静宇终于在资阳市发现了线索,成功找到了张红的生父,最终在《等着我》现场认亲。
  谦虚低调的李静宇将这一切认定为 “幸运眷顾”。寻人过程中,李静宇面对过“一天收到十个求助协查”的情况、“忙了几天却没有发现一条有价值线索”的失落。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凝聚着他的执着、心血和汗水。有人以为李静宇帮人找家,上电视会有现金奖励,实际上,求助寻亲者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地,要寻找的亲人也多在千里之外。上门核实和最终认亲,都由两地的志愿者来完成,李静宇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幕后英雄”和“神经中枢”的角色,寻亲者及其家人自始至终都没见到过李静宇,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得到这样的答复后,别人总是摇摇头说你这么干太亏了,可李静宇说,每次寻亲成功后,当地志愿者都会把认亲的照片、视频传给他,每当看到离散多年的亲人、挚友久别重逢的泪水,心中那份充实和成就感就会让他觉得有价值,很快乐,“寻亲”这份第二职业,还要坚持做下去。





版权所有 菏泽市公安局 鲁ICP备 09062306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以上